皇帝和谋士商讨了一天才意识到,对方若一开始佯攻,很有可能不走最近的三川渡口,而是绕了远路从九阳渡口渡河。
五处渡口,究竟他会选哪一处?
几个谋士相争不下,一直未能决断。
皇帝揉着眉心头痛不已,最终拍板:让守卫官自己先从守城大军中派出万人,迅速向西北方的渡口拦截,尽力赶到齐光前方。
剩余部队分三路,一路向东北追击,一路继续在密林中搜剿,最后一路则进城与守卫官合力,继续向西北而去。
只是,守卫官拒绝最后一路大军进城,领命的将军气得暴跳如雷。
守卫官施施然拿出皇帝的命令:【陛下令此城诸事皆听命于我。】
他可不想让对方进城之后,大权旁落。
他手上的人都被皇帝派出去追击了,放了其他大军进城,他再去追齐光,等他回来,这座城还有他什么事?
而皇帝这条命令原是担忧齐光用兵诡谲才下的客气话。
战场复杂,情况常有突变,故而皇帝令他自行依据实际情况指挥调度,避免与都城通信来往延误战机。
没想到最后竟被他当作鸡毛令箭把自己的人关在门外。
至于齐光这边,守河的卫军想保存实力,又想偷懒,未曾将河岸围的水泄不通,只烧光了江上的渡船。
卫军的小首领却又偷偷给自己留了两条。
这两条他准备用于摆渡两岸,收取巨额渡河费用。
反正两条船,又不能翻出花来。
该烧的他都烧完了,对方又无船渡河,哪里还需要他仔细沿岸搜查。
皇帝本让他们同时营建堡垒,准备于此地和走投无路的齐光决战。
结果,他们迅速建了个豆腐渣工程,套取了大量拨款。
两岸桥梁皆被炸毁,他们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
皇帝还要求他们沿河满布兵力,但若如此则兵力过于分散,四下巡逻十分辛苦,且齐光突袭防不胜防。
他们既懒,又不想对上战神,还听闻对方已经计划攻城,向西方而去,与他们相距甚远。
他们便放松下来,在执行命令时偷工减料、随意糊弄。
对他们而言,即使齐光渡了河,任务失败,皇帝哪里还有心思处理他们?只会忙着派人继续追击齐光。
反正后面还会有皇帝的亲信部队,皇帝同齐光打起来,与他们又无关。
他们首要选择是集中兵力守好自己的城池,然后顺带着执行皇帝陛下的部分命令。
最终在各方心思纠葛之下,齐光顺畅地截获了剩余的两条船只,将岸上的豆腐渣堡垒炸成了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