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祸事?」杜时笙想起今日所见,他二人粗布衣服上的补丁,知道后来一定是出了变故。
辛娃子点点头,有些伤感道:「他二人原有个儿子,叫孔二郎,按辈分我还需叫他一声阿叔。孔阿翁年纪大了,桃林的
活计便都落在孔阿叔身上,阿翁和阿婆倒是享了几年福气。谁知,孔阿叔说亲那一年,忽得了一场怪病,腹痛难耐,日渐消瘦,孔家请了很多郎中名医,皆看不出个名堂来。最后孔阿叔终日呕吐,全身蜡黄,最后生生饿死。」
杜时笙听了,也不住叹气道:「这世上的苦,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辛娃子叹道:「何止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家卖了大片桃林给儿子治病,还欠了许多外债。孔阿翁和阿婆一把年纪,落了个人财两空的结局。幸而买了桃林的东家还算仁厚,仍留他二人住在那里,一则可以让他二人每年能有个进项,二则又有人能帮忙打理桃林。我们这些与他家相熟的铺子,从前都吃过他家桃子的。现下,皆是能帮便帮。」
杜时笙原觉得辛娃子自小便跟着阿耶经商,似是于这人情世故过于圆滑了些。今日见他对孔家二老的赤诚之举,对他不禁刮目相看起来。
想起家中孙阿婆独自带着小五儿的艰难生活,杜时笙心内对孔家二老生出许多悲悯。但她又没法子像辛娃子这般,润物无声地帮他二人一把,正蹙眉瞧着菇子,忽的想到一事,或许可以试一试。
「辛娃子,劳烦给儿称一筐菇子。」杜时笙笑道。
「杜娘子……」辛娃子正要阻拦,见杜时笙面上胸有成竹的笑意,便问道,「杜娘子买来给朝食摊子备货?」
杜时笙摇摇头,笑道:「儿那卷饼摊子用不得这么多香菇,倒是儿想到在古籍上看到的一味吃食,以香菇为主料,又能存放得久些。儿先试试,若是调好了食谱,许是能帮上孔家二老一二,也未可知。」
「杜娘子当真宅心仁厚,既是要帮孔家二老,我便只收杜娘子本钱。」辛娃子精瘦的手臂将那筐菇子一把提起,算好价钱,帮杜时笙装入布袋之中。
杜时笙提着满满一袋的野菜菇子,气喘吁吁回到永和坊,远远地便瞧见到孙宅门口有一辆马车在那等待。
杜时笙觑着眼瞧着马车,也不知到底是哪位贵客来了自己家。
第31章
看见马车上的「魏」字,杜时笙便知,锺管事又来了。
锺管事见杜时笙提着一个大袋子,忙唤小厮长寿搭了把手。
「杜娘子,这是又要做什么吃食啊?」锺管事看着袋中的菇子和野菜,笑呵呵的问道。
几番打交道下来,杜时笙的厨艺,在锺管事心中,已经可以与自家府中的大厨媲美,不,甚至比自家的大厨还要高出一筹。
「儿今日要做春盘和天妇罗。」杜时笙笑吟吟地答道。
「天妇罗是什么?」锺管事也没听过天妇罗。
杜时笙耐心地解释了一番,问道:「锺管事可要留下来一起尝尝?」
想到酸酸甜甜的梅子酒和炸的酥脆的小菜,锺管事不禁食指大动,但是想到自己的来意,只得舔舔嘴唇道:「谢杜娘子一番好意,某还要去给太夫人抓药,不能久留在此。」
锺管事说罢,想了想,又道:「某家的阿郎自小便不大爱吃青菜,若是杜娘子的天妇罗当真能去除野菜的涩味,某定要买些给阿郎尝尝才是。」
杜时笙心想,不知魏家郎君是个何种人物,只爱吃肉,不爱吃青菜,一个郎君还保留着小孩子的喜好,当真是有钱任性啊!
忽的想起锺管事说,要去给魏太夫人买药,杜时笙又问道:「魏太夫人身子近日可好?」
「近日胃口日渐恢复,精神气色也好多啦!当真是托小娘子的福啦!」锺管事想起魏太夫人一次吃了三块孜然排骨,精神也恢复,又能与仆婢像从前一样聊天说笑,不禁面露喜色。
杜时笙见锺管事喜不自胜的样子,心道,这个「锺管事」当真是「忠管事」啊,忧主家之忧,喜主家之喜,想来这魏府主人也应是一个仁厚的东家。只是从未听过他提起魏府老太爷和老爷,难倒是……
「杜娘子,某今日来,是与你商讨一桩生意。昨日某买了小娘子的熏火腿和孜然排骨回去,府上太夫人和阿郎皆十分爱吃。今日某便来同小娘子商议,可否将这两道菜的食谱卖与某,某保证这食谱仅府中使用,绝不外露!」锺管事说完,觑了觑杜时笙的面色。
买食谱,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熏火腿是杜时笙卷饼摊子的配料,若是当真被散播开去,这是要砸杜娘子吃饭的营生的。
而那排骨,锺管事自己也尝过,在大稷能将猪肉做得如此好吃之人,怕是他锺某还未见过第二人。所以,这猪肉食谱杜娘子是否肯卖给他,锺管事心中也没有也没有把握。
杜时笙有点吃惊,主要是她并没想过还能有这样一桩生意。
昨日既将半成品一并给了锺管事,原也是不怕制作方子被他府上庖厨学去的,没想到今日锺管事便来买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