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气怒之下,甚至对胤禔动了杀心。
索性惠妃得知此事,立刻赶到康熙面前先跪下请罪,又将胤禔大骂一通,说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是个天生的坏种之类的将自己的儿子贬低到尘埃的话,直说得康熙都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惠妃见康熙冷静些许,这才转了话口,说胤禔从小被抱离宫外,以至于和自己这个额娘不亲,也不够孝顺,如今他既出事,希望能将胤禔关到自己的宫殿让他尽尽孝心,希望康熙能容许胤禔补偿她这些年因他担过的心,受过的惊,思念的苦。
当初将年长的胤禔与胤祉抱到大臣家中养育,本也是因为宫里接连死孩子的无奈之举,康熙自己对两个皇子的额娘惠妃与荣妃未必没愧疚。
再加上冷静下来后,到底对儿子的疼爱占了上风,所以康熙半推半就地同意了惠妃的请求。
胤禔逃过一劫,但前程全没了。
有康熙之前的评语,他如今连个臣子,都做不得了。
到这时候,胤禔能失去的东西都失去得差不多了,他也彻底冷静了下来。
一冷静,胤禔就察觉到了这段时间的不对之处。
毕竟他也不傻。
于是,张明德案爆。
胤禩刚拿到手还没焐热的内务府总管丢了,自己的贝勒爵位也没了,还多得了康熙一句评价——
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今其事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即便后来查清“真相”,知道到处说八皇子胤禩身份尊贵,还想暗杀胤礽的张明德是胤禔的人,康熙对胤禩的印象也坏了个彻底。
毕竟康熙之前就不重视这个儿子,与他的接触并不多。
倒是一直不受重视的十四胤禵,因为给胤禩求情
时展现出的“真性情”和对八皇子胤禩的“兄弟情义”而得了康熙的喜爱,就此冒了头。
八福晋也在这期间被康熙指责“嫉妒行恶”,导致胤禩至今无子。
但事实却是……
胤禩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叫弘旺的儿子。
也不知康熙是真的忘了,还是对胤禩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选择性遗忘了。
毕竟每一位皇孙的名字,都是康熙赐名。
手握粘杆处的胤禛更知道,张明德并非胤禔或胤禩的人,而只是一个单纯的骗子。
但这个骗子会接触胤禩,是因为胤禔;而他会接触胤禔,则是因为镇国公普奇。
而普奇,是太子的人。
……
此事不久,又由三皇子胤祉揭,爆了胤禔魇镇太子一案。
康熙也不知是真信了还是思念胤礽,想要找个借口与胤礽见面,总之胤禔因此被当做“乱臣贼子”幽禁终身,其名下左领与人口等,大半都分给了十四胤禵。
十四皇子因此对八皇子胤禩推崇备至。
但实际嘛……
勉强找回贝勒爵位的胤禩看着他在这次废太子事件中得到的东西,未必不羡慕。
他们的想法影响不到康熙与胤礽,他们在此事之后不但经常见面,父子感情竟也比废太子之前还要更好。
只是此时,已经无人敢对康熙行为置喙了。
毕竟康熙在废太子一事中展现出的雷霆手段,很是威慑了一大批人。
康熙的权利由此得到了巩固。
于是不久之后,康熙越觉得对不起胤礽,不但接连为他澄清“流言”,还将其直接释放,甚至隐晦地传达了自己要复立太子的想法。
只是此时已近年关,又刚废了太子不久,所以康熙并未明言,也不曾多提。
而胤禛在整件事中获得的最大收获,也许是……
一个喜怒不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