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中人头攒动,也跟逛集市一般无二。真正坐在大厅中间,一边听曲,一边和楼里姑娘调笑的人,只稀稀拉拉的,并无几人。
「原来,这里面竟是个集市?」朱小筱惊叹道。
「阿采,这里都是卖什么的呀?」
「卖什么的都有。」甘采儿笑。
她指着大厅左右两边颜色不同的摊铺:「诺,黑色那边是『有求必应』,红色这边是『无所不卖』。」
「『有求必应』丶『无所不卖』?真是好奇怪的名字。走,我们快去看看。」
朱小筱彻底被勾起了兴趣,她双眼灼灼闪亮,拖着甘采儿就往摊铺去。
小红和环儿也是好奇不已,大睁着眼睛,四下张望着。
甘采儿一笑。想当年,她一脚踏进迎春楼,见此场景也是惊掉了下巴,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兰亭舟,都呆立当场,傻了半晌呢。
「无所不卖」的摊子上,卖什么的都有,有卖身的,卖艺的,卖祖传宝贝的,还有不少卖各种消息的。
有实物的,就摆出实物,没实物的,就摆个木匣子,木匣子里有张纸条,上写着能卖的物品。
而「有求必应」的摊子上,则几乎清一色全是木匣子,里面写着各种要求。有想买熊掌虎皮的,有请人护航的,有招人出海的,还有订制爬犁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冬至前后要雇两个短工,这还好说,怎么这还有要包生儿子的呀,这也能行?」朱小筱拎起一张纸,啧啧称奇。
「只要出得起费用,你想写啥就写啥,就要天上的星星月亮都行。」甘采儿笑道。
「其实,迎春楼除青楼之外,还是个伢行。」
「哦,此话怎么讲?快说来听听。」
「据说迎春楼起初,也就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青楼,做的也是风月买卖。后来,因楼里客人多是来往各地的船员或商人,相互间总在打听各种消息,一来二往,从闲聊就变成了委托。」
「迎春楼老板是个聪明人,见状她便在楼里设了两块墙壁,一块写要想要打听的消息,可以出多少钱。一块写能提供的消息,需要多少钱。而迎春楼则在双方事成之后,从中抽拥,做起了居间生意。」
「买卖双方自愿,且自由。慢慢的,迎春楼就出名了。想上这墙是提要求的人越来越多,所提的要求也变得五花八门,稀奇古怪。有人甚至纯粹为了好玩,也跑来凑趣。后来,墙就不够用了,就变成如今摆摊这模样。」
甘采儿将迎春楼现状的由来简单地说了说。
「还真挺有意思的,要不,我们也去写几个?」朱小筱兴致高昂。
「朱大小姐,这些木匣子都是收费的呢。二十两银子一个,匣子里只能放一张纸条,若三个月内无人问津,便自动作废。」
「二十两银子?这么贵!」朱小筱咂舌。
「呵,不然你以为这楼里的金碧辉煌是怎么来的?」
「据说三楼上的木匣子更贵,要十两黄金一个呢。」
「真的吗?那我们上去看看。」朱小筱拉着甘采儿就要上楼。
甘采儿一把拽住她。
「上二楼,一人要交五十两银子,上三楼,一人要十两金子。」
「小筱,你确定你的好奇心值这么多钱?」甘采儿笑得很亲切。
「啧,啧,这迎春楼可真会做生意。」朱小筱停下脚步,然后足尖一转,「我还是就在一楼逛逛好了。」
朱小筱在每一个摊位前流连,将每个木匣的纸条都拿出来看一遍。她一边看,一边闲着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