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几十年的大景朝第一外戚,伯安侯府,竟然行此恶劣至极之事,瞬间引爆了舆论。
而伯安侯当天就被皇帝亲自下旨拘拿,关押在了大理寺狱中受审。
据说,伯安侯再被抓去大理寺之前,从伯安侯府到大理寺,朝着围观的京城百姓,痛骂了蔡阙狗贼一路。
直到关进了大理寺狱中,仍然每日必骂蔡阙,还说要举告蔡阙,举告他贪污枉法丶操纵科考丶私联外国丶草菅人命等几十项不法事!
只是,当大理寺官叫伯安侯拿出来实证之时,他却一件也拿不出来,只胡乱攀咬了一串涉事之人,叫大理寺去把这些人抓起来,一审便知。
然而,众人皆知的是,伯安侯此次入狱,正是因为蔡阙的当庭举告。
他在极端激愤之下,所说的毫无凭据之辞,大理寺根本就不会认真对待,直接置之不理,任凭他在狱中将喉咙都骂破,也无济于事。另一端,太皇太后高氏,得知了蔡阙当庭举告伯安侯的消息之后,想到自己不日前收到的那封信,以及自己思虑过后,所给出的回信,当即惊出一身冷汗,昏死在了去往外城皇城私苑的马车上。
崇政殿后殿,赵璜手握
一封印有太皇太后私章的信笺,以及蔡阙亲笔的举告信,此刻的赵璜,简直万千愤怒集于一身。
即使他与当初的中宗皇帝,并无直系血缘关系。但他一路成长而来,时常听闻中宗的旧闻故事,阅看中宗的文章以及处事纪疏。中宗皇帝作为大景朝廷立朝百年之际登基的皇帝,是一位天资聪颖丶雄才大略的中兴之君。是赵璜自立志以来,就决心效仿的榜样。
况且,他同样身为帝王,此时看到这般,中宗皇帝呕心沥血丶废寝忘食为国计事之时,他最亲密的人,他的亲生母亲,不仅没有成为支撑和支持他的力量,反而亲自在他身后挥起了屠刀。
中宗皇帝壮年薨逝,有他积劳成疾与受到打击的缘故,但来自他母亲的一刀,才是致使他壮年骤然殡天的关键。
所用的手法,竟也与此次高氏谋害自己的手法,一般无二!
当年的中宗,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的亲生母亲会下此毒手,这才使得高氏一计便成。
连对自己的亲子,尚且如此,赵璜已然不再对高氏保有一丝一毫的敬意与抚养恩情。况且,能做出此般极端冷硬之事,只为将一国之权柄操于己手的高氏,他又如何能相信,她在去了外城私苑之后,真的可以吃斋礼佛,不闻朝中之事?
当晚,如高氏所预料的那般,同她一起抵达外城私苑的,还有一杯皇帝亲赐的御酒。
到了这一步,她高氏乃至娘家高氏满门都已无丝毫转圜之地。然而,给予她以及高家这致命一击的蔡阙,难道不懂得瘦死骆驼比马大丶树倒根犹存的道理?
她堂堂一国之太后,执政朝堂十馀年,就真的能任他一个下臣这般轻易拿捏?
喝空了的酒杯,倾倒在御赐酒案之上。
然而,濒死的高氏,却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蔡阙不是不懂他这般与太皇太后丶高家决裂的风险,然而局势所迫,他别无他途。
灰溜溜的逃到那大景藩邦属国西宁,带着满身洗刷不掉的污名,被大景朝廷上下无数人唾骂,夹着尾巴过完馀生,岂是他蔡阙所能接受的?
他生于大景,长于大景。
荣耀风光在大景,若果真要跌落尘埃,也必须只能在大景。
即使是风险再大,他也要行此一番豪赌。
他精神极度的亢奋,却并非紧张,而是一种拼死博一票大的那种刺激。
太皇太后的底细,他清楚的很。这个心如蛇蝎的毒妇,他早在高氏当年毒害亲子之时,就从来对她有着最深的防备。她想要轻易的反咬一口,置自己与死地,可没那么容易!高氏那所谓的后手,所谓的会给他的反击,蔡阙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
他此刻真正在等着的,不是高氏丶不是高家,也不是什么王端与王家,而是搅出了这般变幻风云的王景禹。
蔡阙忍不住想,王景禹的底牌就这么多了吗?到了这一步,他还有什么翻江倒海的本领了吗?
他蔡阙,可是在拭目以待!
河东路,太原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