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那么大的差距,龙国的胜算可以说很渺茫。”
“万一龙国最后打输了,不但高丽保不住,而且还会得罪鹰酱国,给鹰酱出兵龙国的理由。”
“区区一个高丽,并不值得龙国冒这样的风险啊。”
听完朱瞻基的这番话,一旁的朱高炽也看向朱棣,等待着朱棣的回答。
朱高炽的想法与朱瞻基差不多,站在龙国的立场,当时出兵援助高丽,风险太大,并不明智。
面对两人的期待,朱棣摇了摇头,回道:“不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龙国出兵的理由。”
“不过,能带人击败外敌、打赢内战,在一片废墟中建立新国家的龙国领袖们,必然是非凡之人。”
“龙国最后做出出兵的决定,肯定是有不得不打的理由。”
“再说,鹰酱国已经把战火烧到了龙国边境,唇亡齿寒,如果邻国高丽没了,下一个被入侵的,也许就是龙国了。”朱棣最后补充了一句。
闻言,朱高炽与朱瞻基点了点头,对朱棣的分析表示赞同。
【军情紧急,压力巨大,决策异常艰难,我国最高领袖伟人思之再三,夜不能寐。】
【事实上,面对这个问题,当时的龙国领袖们,意见并不统一。】
【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甚至建议摆出出兵的架势,把鹰酱国军吓退。】
【还有人提出“抗美援朝是不是会影响我国和平建设”的顾虑。】
【经过10几天的高层商议之后,伟人最终一锤定音:出兵抗美!】
伴随着旁白字幕,高空巨幕中插入播放了一段影视剪辑片段。
伟人面对龙国其余领导人,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鹰酱国必然得寸进尺,走倭国侵略华夏的老路,甚至比倭国还凶。”
“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BD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交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下。”
“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向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
“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弹幕评论飞出。
“说真的,当时拍板这个事,真的挺不容易的,压力太大了。”
“两国那么大的差距,就好比是幼儿要去挑衅成人,谁能不犹豫啊。”
“是啊,当时的鹰酱国真的太强了,就连实力雄厚的老大哥,也不愿因为援助高丽,而与鹰酱国发生直接冲突。”
“确实,实力差距那么大,万一打输了,对当时的我国来说,说不好就是灭顶之灾了。”
“据说当时大多数人都是不赞成出兵的。”
“所以这就体现了伟人的高瞻远瞩,他以高超的政治洞察力把握住了正确方向,说服了其他人。”
“从事后来看,出兵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确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伟人这句话说得特别对,打完这一仗,我们就获得了和平发育的宝贵时间。”
“没错,所以才叫立国之战,打出了威风,为我国打出了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