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部队上甘岭顽强的坚守了接近十几天,为主力部队的调整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0月30日,我军以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炮击持续达四个多小时,日落时分才沉寂下来。】
【反击部队与坑道部队随后进攻高地,敌我双方在高地展开惨烈的厮杀。】
【10月31日,我军夺回高地。】
【随后,敌人发射炮弹12万发,展开二十三次营连规模的集团冲锋,都被我军打了回去。】
【双方再次展开激战。】
【在敌军密集的炮火面前,我军伤亡惨重,随手一把阵地上的土,就能输出数十粒金属碎片,一截不到一米的断树干上,就有上百个弹头和炮弹片,一面不到2平方米的旗子上留下了381个弹孔。】
【炮击之下,往往整个坑道内的战士全都被震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军用血肉之躯守卫阵地,死伤惨重,15军的16个参战连,被多次打光重建。】
【厮杀之惨烈,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纵观古往今来的整个世界战史,能把“与敌同归于尽”的惊天壮举变成“普遍现象”的,除了我军之外,再没有别的部队。】
弹幕评论飞出:
“确实,在战斗意志方面,当时的我军,确实天下无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没有人逼迫战士们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也可以不那么做,但当时没办法,没有制空权,装备不如人,只能硬拼!”
“我军当时的士兵,真的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许多古人不禁肃然起敬!
以这支龙国军队展现出来的惊天般的顽强意志,完全值得他们敬佩!
他们此时心中对巨幕中的一句话很是赞同,这样的战士,确实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的脸上依然残留着激动之色。
龙国军队之坚韧,战斗意志之顽强、士兵之悍不畏死,令他心中无比震撼。
“好一支百战不退、舍生忘死的威武之师!”
“真是令人敬佩!”李世民忍不住开口称赞道。
而在他的身后,李靖、秦琼、程知节等人,此时同样对眼前巨幕中的龙国军队深感敬佩。
他们都是大唐名将,精通军事。
以他们一直以来的经验,一支军队如果阵亡率超过三成,那军队就会士气低落,很大概率出现大量士兵畏战的情况。
而一旦军队阵亡率超过五成,那就得鸣金收兵,不然的话,军队必定会发生哗变。
正是因为有了切身经验作为对比,李靖等人的感受,才会那么深刻!
因为后世的这支龙国军队,战损率何止超过五成!
在阵地上有的部队,战损率甚至已经接近于百分之百。
就在如此惨烈的情况下,龙国士兵不仅无人畏战,而且还愈发悍勇,动辄便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在他们的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这些龙国士兵如此英勇无畏、无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