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别看内容不多,其实浓缩的内容都是重点。】
【比方说,在介绍2000多年前的华夏古代史时,美国这本教材曾将古华夏与古印度进行对比,以此分析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延续了下来。】
看到这个问题,许多古人想到先前那个分析此问题的视频,心中不禁涌上自豪之情。
【还有,介绍华夏儒家文化的时候,讲述了华夏传统文化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
【在介绍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时,着重将郑和与欧洲的哥伦布、麦哲伦进行了对比。】
【讲述不同文化背景下,他们都是如何探索和发现新世界的。】
“此种对比分析的方法,倒是有些意思。”
历朝历代不少古代史学家眼中闪过诧异之色。
他们觉得,美国这种介绍历史的方法,很是新奇。
或许,他们在撰写史书的时候,也可以参考此种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历史》一书中,还着重介绍了华夏历史上,6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很显然,在美国人的眼中,这6位历史人物,是对华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在美国教育者眼中,他们就是华夏历史重要的代名词。】
【那么,这是哪6位华夏人物呢?】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瞬间精神一振。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只是单纯好奇,究竟是哪6个华夏人会入选。
但对于历朝历代的一些皇帝而言,除了好奇之外,他们的心中还多了一丝期待。
他们觉得,以自己的功绩,应当在华夏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在华夏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
故而,这六位入选的华夏人之中,应当有他们。
【第一位:孔子。】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华夏古代读书人称为“至圣先师”,是古代读书人的老祖宗。】
【尤其是孔子的儒学思想,几乎影响了华夏封建社会2000余年。】
【他的“仁爱”“礼治”“中庸”等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华夏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而在美国的历史教材中,也给孔子预留了一个崇高的位置,成为第一位被重点介绍的华夏人。】
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看到自己是第一位入选美国历史教材的华夏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一情况,倒是他未曾想到的。
惊讶之后,他对“美国人会如何介绍他的思想”这件事,产生了很大的好奇。
美国人真的能准确理解他的思想吗?
按照常理来说,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他应该断定美国人做不到这一点才对。
但孔子突然想到了先前看过的一个关于《孙子兵法》的视频,里面提到有番邦之人苦心钻研《孙子兵法》,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
念及于此,孔子觉得,也许美国也能有人读懂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