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慢慢转过身,看着姜子牙问:“姜尚,你在昆仑山修道多少年了?”
姜子牙忙答:“弟子来昆仑山四十二年了,师尊。”
元始天尊轻轻点了下头:“你的命数不算深厚,成仙不易,不过倒也能享人间富贵。
现在商朝气运快尽了,周朝要崛起了,你就听我的话下山去,辅佐周朝,扶持明君,混个将相当当,也算是你修行四十多年的成果。
这昆仑山不是你该久待的地方,赶紧收拾东西走吧。”
姜子牙一听,立刻慌了神,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师父,我可是真心入道,一心一意修行。
要是我哪里做错了,您告诉我,我一定改。
我在山上几十年,就学了个半吊子本事,求您别赶我走。
我宁可在山里受苦,也不想沾染俗世繁华,请师父慈悲为怀。”
元始天尊叹了口气:“这是天意,我也拦不住。
子牙,人世间才是你的归宿,去吧,等封神结束,你就能功成身退啦。”
姜子牙见师父执意让他走,眼泪都下来了:“那我就回去收拾东西,告辞了。”
说完,姜子牙离开了玉虚宫,心里沉甸甸的,回到自己的住处,把琴、剑和几件衣服收拾妥当,恋恋不舍地瞅了一眼屋子,这才往外走。
他望着远处的昆仑山,只见云雾缭绕,一眼看不到尽头。
正要转身时,被白鹤童子拦住了:“姜子牙,师父说了,你就直接下山吧,不用告辞,一切都安排好了。
你下山之后,先去西岐,帮周朝灭商,干一番大事。”
姜子牙朝着玉虚宫磕了三个头,转身离开。
走到麒麟崖的时候,他看见崖外坐着个道士。
那道士穿得灰白相间,手里拄着根龙头拐杖,拐杖上还挂了个葫芦。
他头发全白,额头高高隆起,模样很特别。
姜子牙赶紧过去行礼:“见过仙翁师兄。”
南极仙翁看了看姜子牙,说道:“子牙,师父这样安排,自有道理。
你下山后多做好事,积累功德,以后还能回昆仑呢。
去吧,尘世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姜子牙听了,心里轻松了不少:“多谢师兄开导,师弟告辞了。”
说完,他使出遁地之术,朝朝歌城的方向飞奔而去。
……
且不说姜子牙下山的事儿,这封神之战眼看就要拉开序幕。
再说朝歌城里,经过众大臣的筹备,帝国书院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不少权贵人家的子弟都来到朝歌,打算进帝国书院念书。
有些普通家庭的子弟通过考试,也有了入学的机会。
各地诸侯也都派了自己的孩子来朝歌,希望能挤进帝国书院。
龙德殿里,群臣汇聚。
尹守坐在主座上,目光扫视着下面的大臣。
这时商容上前一步说道:“大王,四方诸侯的世子带着厚礼,已经在殿外候着了,大王要不要召见他们?”
“哦?都有谁呀?”尹守好奇地问。
商容回话说:“西伯侯的公子姬发,东伯侯的公子姜文焕,北伯侯的公子崇应彪,南伯侯的公子鄂顺。”
尹守轻轻点头:“叫他们进来。”
“传令,四镇诸侯的公子前来觐见!”随着传令官喊话,四个少年从殿外走进来,朝着尹守深深一拜。
“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