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请说吧。”
谭瑛有些拘谨的开口:“哦,是这样的,李大夫您还记不记得今天上午的时候,有一个妇人带了一个浑身起疹水肿的婴儿来看病。”
她尽力描述着人物和情景,因为李翠红不识字也没记住告诉她的方子叫什么。
“您说这孩子得挨着吃一副药,吃半年,八十文一副的那个,我是这个孩子的姐姐,我准备好钱了,想着先买两副吃吃看。”
也算是万幸,小岁得的毛病太凶,一般大夫给看完诊后还能有点印象,要是伤风感冒的,那可是除了重新诊病别无他法了。
李大夫雪白的胡须随着说话而颤动,“我想起来了,那婴孩先天不足,又病得极凶,你去前面让药童抓药吧,我给你写方子。”
他取笔蘸墨,按好纸,缓缓写下几个墨迹勾连的字。
谭瑛站起来恭敬的接下,连声称谢,她转过身低头一看。
-银翘散合白虎汤。
银翘多用于清热解毒之途。
难不成小岁这是热症?
谭瑛将方子递给药童,候在一边等着他给称两抓药,总算价钱。
算筹被拨弄的飞快,药童沉默着转身拉着抽屉,抓药材,然后手脚麻利的秤好,用药板将散开的拢齐,再折好纸包,将两边绳子系好打上结。
“您慢走,祝您一家福寿双全,早日康复。”
“多谢。”
……
今天晚上的饭是谭瑛做的。
她在集市上挑拣了些剩下的小白菜,除了叶子有些发黄外没别的不好,又称了两块豆腐,一共花了四文。
炖了锅白菜豆腐,被吃得一干二净。
谭玦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唇,有点不敢相信,“姐,想不到你做饭这么好吃呢?”
“那是。”谭瑛哼哼笑,“我也是会做几道拿手菜的。”
她伸手夹了一块子豆腐,“阿娘,我打听了,城西那边的集市有收工艺品的,你和舅妈要不试试,这样你们不用出门,做好了我和谭玦给带过去卖就成,也能换些家用。”
蒋云花看过去,问她,“啥工艺品?”
谭瑛掰着手指数,“布鞋,帕子,香包,竹筐,竹席,篮子……这些应该都行。”
李翠红有些犹豫,“做是会做,但是这城里也没有竹篾子啊,咱们不知道上哪买去啊。”
“何况要是卖不出去,东西砸手里了,那不白花钱了,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她显然是不太支持谭瑛的看法的,却又不明说,只是不断的向谭瑛发问着,各种角度的质疑和抱怨。
好像只要前进一步就会被铺天盖地的挫折和困难淹没。
谭瑛:“……”
有问题就去想怎么解决啊?!
光跟她说管什么用。
她深吸了口气,淡淡微笑着,“明天我去看看,纳几双布鞋卖着看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