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
寒风扫过一望无际的冰面。
从这里可以徒步一直走到北极圈,放在天灾时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由于纬度的缘故,这一片区域的平均温度已经跌到了接近零下五十度。
正常情况下,长时间的低温影响,可以制造出厚度超过2米的海冰。
但此地的海冰厚度不超过半米。
即便是pc6、pc7的轻型破冰船,也可以连续破开这个厚度的冰面。
寒潮天灾到来后,各个大陆之间的远洋运输并没有中断,原因便在于此。
杨凡化身的灵鸦先生,低头注视着冰面,小声道:“有点意思!”
他可以感应到,海水中似乎蕴藏着一种奇特的暖意。
正是这股暖意一直对抗着极寒之气,使得海洋温度超过了预期。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力量。
他脑子里有一个猜想:“沧蓝星进入冰期,显然是古神的力量在作祟。
“而蕴藏在海洋里的暖意,大概率是‘星球泛意识’对抗古神之力的方式。”
所谓的“星球泛意识”,是沧蓝星的另一种法则级别的力量。
以前他与小丫聊过,得知了不少隐秘知识。
沧蓝文明诞生的一批世界意志,是人类潜意识聚集的产物,这颗星球本身同样诞生了一个泛意识。
按照小丫的理解,对方似乎是整个星球全体生命映射出来的简单意识。
她将之称为——蓝。
杨凡的目光闪动一下,立即透过冰层看到了无数的微小藻类。
极寒之下,海洋生命从未断绝。
恰恰相反,它们迅速完成了一系列变异,完美适应了冰天雪地的环境。
尽管阳光被冰层隔绝了大半,它们依旧努力汲取每一缕光明,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绝的释放氧气。
氧气则穿过了冰层中的微小裂隙,进入了沧蓝星的大气层,维持着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正是冰层下这些渺小至极的生命,支撑起了生态圈的基石。
顺便说一句。
冰层下的变异藻类,并非杨凡的发现。
早在几个月之前,大夏的海洋生物学家,已经注意到它们的身影。
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变异藻类已然超过了一千种,数量多得令人吃惊。
学者们震惊的宣称:“即便沧蓝星的人类最终灭绝了,海洋里的‘变异硅藻’,也将繁衍到星球死亡的前一刻。”
这句话提到的“变异硅藻”,正是如今海洋中数量最多的藻类。
由于它们的细胞壁含有硅质,故而得到了这个名字。
天灾时代前的普通硅藻,能够合成一些抗冻蛋白,并拥有适应低温的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较弱的光照。
天灾时代后诞生的变异硅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
甚至在气温低得可怕的南北极地区,照样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变异硅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