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她已经不在东北了,这里的天顶多算是微冷,不需要穿羽绒服,也不需要穿厚棉裤。
她站在不知多少钱一平的房子里,却好像没有什么喜悦,只觉恍若隔世。
就像第一次飞出巢穴的小鸟,离开了鸟妈妈的怀抱,它飞呀飞呀,突然落在了一颗梧桐树上。
可它不是凤凰,于是它害怕丶焦虑丶想飞走却又不知下一个栖息地在哪里。
床尾放着时珍带来的行李箱,箱子是乳白色的,侧面印着粉色的条纹,整体看起来青春又活力。
然而整个房间都是灰色调的,是简约又高端地装修风格。
于是,时珍的行李箱就跟她的人一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打开行李箱,时珍从里面拿出了电脑和一只小兔子玩偶。
抱着玩偶盘着腿,她靠坐在床上打开了电脑,开始整理文档。
高考之后时珍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电脑,那时候她就开始写剧本了。
大学时她给学校的心理健康社团写过微短剧,那个剧后来还在网上小火了一段时间。
那时,时珍以为这将会是她成为大编剧的第一步,三个微短剧本接二连三获奖之后,她已经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康庄之路了。
可她错了,大错特错,那根本不是第一步,那只是新手保护期罢了。
后来她想要突破微短剧的限制,尝试投稿了几个商业剧本,不出意外,迎接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接二连三碰壁后,时珍买了很多剧本创作相关的书籍,她用了一整个假期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
学习剧本技巧,学习基本格式,学习如何构思运镜。
那个假期她没日没夜地写了两个剧本,一个是古风探案类的,一个是励志类的。
本来时珍是想等开学回到学校之后再把剧本投出去,她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到时候被拒了,她还可以通过繁重的课业减轻被拒的痛苦。
可等开了学,她突然就怂了,连毛遂
自荐的勇气都没有。
天知道,她当时脆弱得不行,是一点也接受不了再再再次被拒稿的打击了。
于是,时珍当了缩头乌龟,这两个剧本就这样在电脑里待到了现在。
看着曾经写过的文字,时珍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就像自己家的孩子几年不见突然长大了一样。
她将双指放在触控板上,不断向上翻动着其中一个文档,粗略扫视了一遍密密麻麻的文字,时珍越看越兴奋,。
这剧情,这设计,这构思,这真的是她自己写的吗?!
虽然有些地方用词不太准确,还有几处剧情衔接得不流畅,但这都无伤大雅。
剧本,剧本,最重要的还是剧情的精彩程度。
时珍双眼放光,摩拳擦掌地看着电脑屏幕。
她突然有了方向,先把这两个剧本润色一下,然后再试着多投几个公司。
在这样一个优质原创剧本稀缺的时代,时珍就不信她不能杀出重围!
时而斗志满满,时而萎靡不振,或许这就是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写照。
房间里只开了盏护眼台灯,时珍降低了电脑屏幕的亮度,双手不停敲击着键盘。
或许她来疏林是对的,换一个环境也就换了一个心情,希望她可以像这座城市一样,成熟得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