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学过药理,太子妃还会配药呢。」荣妃酸溜溜道,「这回撷芳殿闹疟病,用的便是太子妃亲自配制的青蒿粉,药到病除。听三阿哥说比洋人金鸡勒还管用呢。」
太后也听皇上说起过。皇上对太子妃赞许有加,直夸太皇太后眼光好,可听在太后耳中只觉心疼。
配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便能配出来,不知要耗费多少精神。
当初为了仿制金鸡勒,太子,太医院和两个西洋传教士都被动员起来了,哪怕捏着药方和原料,也没配出个所以然来。
皇上为此甚至停了太子在南书房听政。
一群男人都做不来的事,压在一个小姑娘的肩膀上,那得多沉啊。
很多人都说掌珠性情像极了太皇太后,可太皇太后在世时却说掌珠的心太软,对别人也许能狠一点,可对上保成的时候,总是软得一塌糊涂。
「掌珠比保成大三个月,您还让保成喊过掌珠姐姐呢。」当年听太皇太后说起这事,太后笑着提醒。
太皇太后白了她一眼,苦笑:「我让她把保成当弟弟,当主子,当成自己的男人,没让她当妈。」
她听不明白,太皇太后耐心给她解释:「皇上年富力强,太子天资过人,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一山难容二虎,便是这个道理。保成锋芒太过,在皇上能压得住他的时候是好事。等皇上老了,到我这个岁数,好事恐怕也要变成坏事了。」
自己还是听不懂:「那都是皇上和太子事,与掌珠什么相干?」
太皇太后叹口气,把话说得更加直白了:「掌珠比保成沉稳,知进退,懂藏拙,这是我最看重她的地方。关键时刻,有她在保成身边提醒一两句,坏事也许不会发生。可掌珠把保成看得太重,太过于迁就他,什么事都自己大包大揽,像老母鸡似的把小鸡仔护在羽翼之下,不会让保成犯大错,却也不给他历练的机会。这样的太子能笑到最后,也并非大清之福啊。」
她听明白了,问太皇太后:「那可如何是好?外边都传开了,还能换人不成?」
真换了人,掌珠怎么办?
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掌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找机会提点她一下,但愿她能听懂我意思。」
又叹息:「若是听不懂,为天下计,也只能委屈她了。」
也就是说,太皇太后确实有换人打算,而且可能连人选都想好了。
太皇太后病重那段时间,留了掌珠和保成在身边侍疾,她不清楚太皇太后何时点拨掌珠,只知道太皇太后病逝之后,两个孩子的关系远不如从前亲近了。
之后掌珠出宫还家,一直在守孝,与保成的亲事一拖再拖。
保成隔年上朝站班,也忙起来,没听说与掌珠有什么联系。
即便六年多不来往,两人还是顺利地成了亲,可婚后生活并不如她预想中幸福。
难道这就是太皇太后想要的结果吗?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我可以自己完成穿越任务。
第47章下通牒
「是啊,撷芳殿出那样大的纰漏,险些将疫病传开,若没有青蒿粉,也许前年灾难又要重演了。」
惠妃的话将太后拉回现实,不似荣妃般的酸溜溜,可听在耳中,好像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