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本能地趋利避害。
与撷芳殿人比,阿玛是对他最好的人,至少在阿玛过去的时候,他能跟着吃上一顿饱饭。
可他今日与太子妃待在一起,被悉心照顾,阿玛对他那点好有些不够看。
「阿玛,我想跟,跟额娘睡。」见太子妃抢不过阿玛,大哥儿索性闭了闭眼,鼓足勇气道。
「额娘?你这小嘴可够甜的。」昨儿晚上掌珠没睡好,今天不能再熬,胤礽点着大哥儿鼻子,哼笑,「你是她生的吗,就喊人家额娘?你额娘是李氏,住在撷芳殿,再闹我就把你送回去。」
听到「送回去」三个字,大哥儿又吓哭了,不敢出声,只是流眼泪。
「不回去,病好之前都住在这里。」童年吃不饱,每天饿着肚子入睡的经历,石静也有,感同身受。
只不过她是因为热症,不能多吃,而大哥儿饿肚子纯属人为。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哥儿比她小时候更可怜。
之前不是说只住两天,怎么这小子喊了几声额娘,就能住到病好了。
疟病从发热到痊愈怎么也要五到七天。
「不行,明天就送回去。」昨天算一天,今天算一天,说好两天,一天都不能多,他一共三日休沐,不能全搭在孩子身上。
见阿玛心意已决,大哥儿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来。
「送回去也行,那个马佳嬷嬷和大哥儿身边的乳母,保姆全都换掉,人选我来挑。」
说着石静又把大哥儿在撷芳殿遭遇讲了一遍,跳过马佳嬷嬷收林格格荷包这一未经查证的事件,只说大哥儿身边服侍的人不用心。
换人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大哥儿身边有乳母,保姆还有服侍的人若干,等全都换完,恐怕半个月都不够用。
至于下人不尽心理由,胤礽也不是很能接受,谁小时候不是饿过来的,怎么就大哥儿这样娇贵。
大哥儿很快懂了石静意思,抽抽噎噎说马佳嬷嬷对他不好,乳母也不好,求阿玛给他换一拨服侍的人。
胤礽盯着石静看了一会儿,忽然明白了什么叫物伤其类,又想起石静小时候饿急了吃地上槐花往事,心肠不由软下来。
他抱着大哥儿去前院,当着他的面把换人事吩咐下去,又对他道:「太子妃身上不舒服,不能跟你睡。你想留下,要么跟乳母睡,要么跟我睡。」
又补充:「阿玛小时候不跟女人睡,只跟你皇玛法睡。」
大哥儿眨了眨湿漉漉的大眼睛,乖巧点头:「我跟阿玛睡。」
胤礽把大哥儿抱回来的时候,正巧与干清宫当差喜塔腊嬷嬷撞了一个对脸。
喜塔腊嬷嬷忙给他行礼,胤礽问她过来有什么事,喜塔腊嬷嬷说皇上惦记着大哥儿,听说孩子被接到了毓庆宫,让她过来瞧瞧。
胤礽掂了掂大哥儿,让喜塔腊嬷嬷看:「这小子嘴甜,可知道谁对他好了,才住过来不到两天,已经一口一句额娘把太子妃给收买了。说好了住两天,退烧送回去,如今退了烧也不肯走,哭着喊着要跟额娘睡呢。」
喜塔腊嬷嬷呵呵地笑:「小孩子最会看脸色,谁对他好,就爱粘着谁。」
她是干清宫老人儿,年轻的时候照看过太子,这会儿得了皇上的吩咐,肯定要尽心办差。
尽心办差自然不能听信一面之词,总要调查过才知道。
喜塔腊嬷嬷伸手摸了一下大哥儿脑门,笑道:「太子爷和太子妃才成亲,总不能一直带着大哥儿,退热了还是送回撷芳殿好。」
李格格事多,万一大哥儿在毓庆宫有什么不好,恐怕要闹起来。
费力不讨好。
太子妃小时候在宫里住过,很得太皇太后看重,喜塔腊嬷嬷也有耳闻,自然偏向一些。
大哥儿一听,以为又要把他送回去,顿时瘪嘴欲哭。
忽然想到抱着他的人是阿玛,阿玛不喜欢看他哭,便将眼泪收住,鼓着腮帮对喜塔腊嬷嬷说:「阿玛说他小时候只跟皇玛法睡,我也要跟阿玛睡!」
喜塔腊嬷嬷没想到大哥儿当真不愿意回撷芳殿,更没想到他会这样说,怔得半天没接上话。
回到干清宫复命,皇上问起大哥儿病情,喜塔腊嬷嬷照实说:「昨儿吃了青蒿粉,今儿便退了热,只是不愿回撷芳殿去,吵着要跟太子妃一起睡呢。」
康熙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太子妃会带孩子,她的两个妹妹都是她亲手带大的,可这才大婚第二日,总不好让她跟大哥儿睡。」
那样的话,保成也太可怜了。
喜塔腊嬷嬷笑道:「奴婢也是这样说的,可太子把大哥儿留在了身边,也不让大哥儿跟太子妃睡,要自己带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