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好。”魏倩眸光微亮,“剧院建成后,可演百戏、歌舞、说书、傀儡戏,甚至可设诗会、棋赛、雅集。入场者需购票,而商贾可在周边设酒肆、茶楼、书坊,甚至珠宝绸缎铺。”
nbsp;nbsp;nbsp;nbsp;她指尖划过图纸外围的市井布局。
nbsp;nbsp;nbsp;nbsp;“如此一来,咸阳不仅会成为文娱中心,更能带动商贸繁荣,税收翻倍。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nbsp;nbsp;nbsp;nbsp;巨子深深看她一眼。“相国这是要把咸阳变成第二个临淄啊。”
nbsp;nbsp;nbsp;nbsp;齐国临淄是战国时期的超级大城,人口达七万户,约五十万人,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很是豪横。
nbsp;nbsp;nbsp;nbsp;魏倩笑而不语,她要做的,是让咸阳不仅以武力闻名,更以文华流芳。
nbsp;nbsp;nbsp;nbsp;巨子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好,墨家可助相国完成此业。”
nbsp;nbsp;nbsp;nbsp;他手指点向图纸几处,“舞台升降可用齿轮与绞盘联动,水景机关可借鉴墨家水龙术,至于天窗采光,可用琉璃与铜镜折射,确保白日无需烛火。”
nbsp;nbsp;nbsp;nbsp;魏倩眼中闪过欣喜,“巨子果然大才!”
nbsp;nbsp;nbsp;nbsp;“不过,相国可想过太后会答应吗?”咸阳又不是她的封地。
nbsp;nbsp;nbsp;nbsp;魏倩笑容微敛,随即恢复从容,“太后要的是天下安稳,而剧院不仅能聚财,更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减少暴乱之念。”
nbsp;nbsp;nbsp;nbsp;她敲了敲案几,“更何况……达官贵人的钱,总得有个去处。”
nbsp;nbsp;nbsp;nbsp;与其让他们暗中结党,不如让他们沉迷享乐。再说,她不去找吕后政令的茬,吕后也不会来找她的茬,不然国家就别治了,互相斗吧。
nbsp;nbsp;nbsp;nbsp;巨子了然一笑,“相国高明。”
nbsp;nbsp;nbsp;nbsp;魏倩需要钱,当初承诺的养老钱要发,搞基建也要钱,尤其是水利工程。
nbsp;nbsp;nbsp;nbsp;这个时候的水利,是真的非常非常不方便,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水,水源问题,一直是村庄的痛点,为了水源经常互相打架。
nbsp;nbsp;nbsp;nbsp;衣食住行,这些问题都是最基础的,不把基础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都是空谈,都是空中阁楼,一推就散的。
nbsp;nbsp;nbsp;nbsp;慢慢来吧,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
nbsp;nbsp;nbsp;nbsp;她让南仲与以前一样,处理丞相府的事,反正她门客多,把人调动起来。
nbsp;nbsp;nbsp;nbsp;设剧院,那剧本就是问题,她打算去收集,哪些人写话本写得好,自从两年前她写了故事,小说家们也写起来了,人一多,故事也就多了,就有脍炙人口的。
nbsp;nbsp;nbsp;nbsp;魏倩觉得,得给他们写点新奇的,跟风有,创新也会有。
nbsp;nbsp;nbsp;nbsp;魏倩想写自己擅长的,她其实不擅长写古代故事,要不给古人来一场古穿今吧。
nbsp;nbsp;nbsp;nbsp;有点大胆,可以!
nbsp;nbsp;nbsp;nbsp;反正没人能弄死她,说不定未来人会瞳孔地震,也可能历史完全不一样,又真假难辨,只能叹她脑洞大,就算是一场跨越两千年似真似假的故事吧。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自庚子以来,四海皆秋气,祖国深受夷人外族欺凌,蚕食鲸吞,在旧国颓势里,深信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与其他四人将去往倭国军校深造,旧朝将殷殷期盼皆付于学子。
nbsp;nbsp;nbsp;nbsp;我与诸君在东京,报纸上所听闻旧国消息,皆瓜分之祸,旧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软弱无能至此,诸君悲愤泣血下,当孙先生革命大音震耳,民主自由之论滚烫,几翻周折,终于割去旧朝之辫,将它随腐烂的清政府一道埋进泥里。
nbsp;nbsp;nbsp;nbsp;我叫陆永熹,我的父亲是大清的百总,他与日本人海战时候丧生,留下我、母亲和尚在腹中的小妹。
nbsp;nbsp;nbsp;nbsp;彼时朝政荒淫,八旗子弟的军饷尚不能发齐,汉人更是艰难,我们的家中自然没什么银钱。到小妹出生时,连米粮都已见底,母亲不得不在叔婶的介绍下,前往一户姓赫舍里的正黄旗包衣佐领家中,给他们最小的小姐作了奶妈。
nbsp;nbsp;nbsp;nbsp;幸而这家人官运亨通,我们也就得以留在府内,勉强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尤其是赫舍里的老爷没有男嗣,心中急切,每次看我这个半大孩子便不免多些慈爱。我随府里的孩童一块长大,却比他们在学业上出色得多,老爷看在眼里,夸我日后必有所成。
nbsp;nbsp;nbsp;nbsp;他将我送了出去,我记得他所说的救世,可是救世,就是要剜去腐肉,才能迎来新生。
nbsp;nbsp;nbsp;nbsp;我学成归国,老爷葬在了革命的大势公理下,所幸尚有遗珠留存,以续血脉,她是个聪明的姑娘,在生死徘徊下,病倒休整于府里。
nbsp;nbsp;nbsp;nbsp;我将她当亲妹照料,却并不擅于与姑娘家闲说,又不愿她独身孤寂,闲暇时我将苏报与各地日报所诉诸事,读与她听,春日病愈,郊游周边山野,便送她前往女校读书,她年幼却写得一手好字,便知她心窍玲珑。
nbsp;nbsp;nbsp;nbsp;读报久了,她亦有惊人之语,于家中无事,常与她谈论时局。
nbsp;nbsp;nbsp;nbsp;书房灯下愁眉枯坐时,见她手臂带着衣物,端热茶进门,看着热茶搁放于桌案,热气缭绕,舒展了眉头,我向来不在家里用心事扫家人兴。“这么晚了,肖妹怎还不歇下?”
nbsp;nbsp;nbsp;nbsp;她展开衣物,披在他的身上,“郎君不是也未睡?”
nbsp;nbsp;nbsp;nbsp;她在灯下看他,“我见郎君愁眉不展,定是有心事,而今战事多舛,故来宽尉郎君。”
nbsp;nbsp;nbsp;nbsp;我任她展衣披肩的折腾,她素来会说话,天大的曲折自她嘴里,总是顺着大势奔流的,起身抬手穿拢了她送来的衣裳,为她拉开椅子,笑着与她道,“肖妹不睡,便陪我坐会吧。”
nbsp;nbsp;nbsp;nbsp;今夜已深,渡过沉沉黑暗,明日亦有朝阳普照。可今中国的夜,虽有萤星之火,却难见黎明,我将北上,为黎明的可能用血色撕裂黑暗。纵使微弱,亦不负诸年军校所学,将各地报纸与她共同翻看。
nbsp;nbsp;nbsp;nbsp;“八方振奋士民朝上不假,可权力只在袁一人手里,孙先生一退,民主自由名存实亡,政治桌台没有兵权,这些报纸上,诸公大义便是说破天,也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