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福义正词严地说着,她心里就是咽不下陈母对自己女儿做的事,要做慈母又要做样子。
可到头来,委屈的还是自己女儿。
“她怎么能这样?”李宝福顿时怒了,“那羊奶兑了水还有个什么喝头?难怪前几天李婶跟我说,她对三个孙女一视同仁,敢情就是这样一视同仁的?”
李多福按下快要暴怒的李宝福,说:“大嫂现在怀着她眼里的宝贝孙子,自然是她的两个女儿比我的好。也就是碗奶的事儿,我等会儿去村长家买碗就是,只是她这做法太过分了。”
回想以往陈母的行为,李宝福说:“她不会也给陈大嫂乱吃乱喝东西吧?”
李多福说:“清明那天她托她家里人找了二十个男孩的尿煮鸡蛋给大嫂吃,当时我想幸亏我怀和儿时清明没显怀,否则也要被她强塞着吃。”
童子尿煮鸡蛋虽是习俗,但李宝福对别人的尿没什么兴趣,从小到大没吃过,可这羊奶事实在是过分。
和儿待在母亲怀里,不知舅舅在骂什么,瞧见趴在舅舅脚边的狸花猫,伸着双手就要去抱。
李多福一面搂着孩子一面跟李宝福说话,姐弟俩就这般聊了会儿。没过多久,腿上还有泥怕是才插完秧的陈璋也不好意思地上了门。
陈璋一来,李宝福自要为姐姐和外甥女说两句,陈璋羞得不行,忙说是他这几天疏忽了,又跟李多福一阵道歉,抱过和儿逗。
和儿一挨陈璋就咯咯笑不停,见女儿开心李多福也只微微叹了口气,夫妻俩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
李多福才走须臾,赵庄生就回来了。
两人吃完早饭,赵庄生依旧下地,李宝福整经准备织葛衣。这苎麻织好的布,不论是卖还是自己穿都不错。
李宝福想这耕织生活其实也不错,如今地里忙,整个上午赵庄生都在插秧,李宝福整经完便要刷浆。
糯米用不完,李宝福看今日日头阴着,将糯米捏成小圆子煮好后放勺米酒,置在阴凉处,中午吃时便是碗冰凉的米酒糯米丸子。
早上的冬葵菜粥剩了不少,李宝福去地里摘了把蚕豆回来煮好用锅炒至断生,加盐调味,吃起来脆爽又有嚼劲。
赵庄生干起活来快,不过两天就将秧苗全部插好,这自家地做完,村里若有人家还差那么点儿便会唤赵庄生前去帮衬一下,不仅包顿饭还能挣几个辛苦钱。
插完秧苗,两人总算能歇两天。
李宝福织好匹葛布,两人一想要买鸡鸭又得卖布,索性挑了个凉爽的清晨,背着布和蚕沙枕去镇上卖。
织好的布总有布店买,蚕沙枕堆积多了不好,李宝福便以八文钱的价卖了出去。
而后买了十二只鸡苗和九只鸭子回来,两人路过那卖鹅的摊贩时,赵庄生瞧那鹅蛋硕大,又买了三只小鹅。
晨阳路上,两人一人一个背篓,背着咕咕叫的鸡鸭鹅踏着风回家去了。
回到家,又是给鸡鸭鹅腾窝喂菜,又是喂蚕,两人累得够呛。
然吃完午饭,躺在床上的赵庄生左思右想须臾,提议去齐山民家把铺院的砖拉回来,否则等到了收小麦和油菜的时候,院里更是铺不开,且油菜一过又是蚕结茧缫丝,再往下便是雨季和收稻子,实在没时间。
“要不等等吧。”李宝福睡在赵庄生的臂弯里,“山民哥说那砖有七十多块呢,那木轮车一次最多能推回来二十块,我背十来块,上午下午各一趟怎么也要两天才行。”
夏炎午后,阳光钻过床帐照在赵庄生侧脸上,他手里的蒲扇扇起微微风丝。
赵庄生沉吟片刻,说:“不用你背,我多去两趟就行了,到时候请村口的小李四帮我们铺一下,这样能在大风吹倒油菜前做好。”
可日头大,李宝福心疼他背砖拉车,仍劝着说不如等夏日过去再去搬。
赵庄生却道:“那砖买下来,堆在山民院里不好,他七月摆酒,还占着人家地。咱们早点去搬回来,届时在院里铺上,晒油菜籽和谷粒就不用草席,多方便。而且到了雨季,院里也不会稀烂泥泞的很。”
一到雨天,院里就湿滑的不成样子,虽有几块小砖铺着卧房和厨房的路,但李宝福有时候走快还是会摔。为了李宝福,他赵庄生多做点儿事不算什么。
这大事决策上,李宝福拗不过赵庄生,拿过蒲扇扇风,一手抱紧赵庄生的腰,说:“那我跟你一起去。”
床帐金影,缱绻缠绵,赵庄生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