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坤听孟时闻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并不多言,只干笑了两声,接着转身叫长治县县学讲书,将他们县学参考的学子们带过来。
这才笑着道:「谷某如今见了孟教谕所授五位高徒,不才我县县学亦有些不成器的学子们,叫他们来,与孟先生见礼!」
话音落,有两名直讲领了三四十名学子,呼啦啦的一起涌了过来。
一番动静,引得贡院门前,人人侧目。
谷明坤带着优越与得意,看着自家县学无一不是锦衣绵衫的学子们,示意学子们一一向孟教谕见礼。
这些学子们自然是不识得孟时闻的,只见其不过一个不起眼的五旬老人,身后的五名学子又大都是寒酸的「歪瓜咧枣」,有些人不自觉的就带出了不屑。
孟教谕看到眼里,淡淡道:「不必了,不敢屈了谷教谕的众位高徒。」
刘和桂眼见这些人,从长治县县学教谕到诸位学子,皆对孟教谕这般轻视无礼,头一个忍不住,笑了一声讽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今日这州试,只要穿的好了,那些诗赋文章,便也能作好了!」
对面的人听了,自然是极不乐意,有几人当即提高了声音叫:「你说什么呢?」
「我说什么了,诸位高徒没听清啊?那抱歉没有第二遍了嘿!」
接连这么两下,那边的炮仗便点起来了,叫嚷着要冲过来理论。
长治县学的两名直讲与谷明坤神色都很难看,可这里的动静早就引起了贡院门口负责搜检的太康州厢军兵士的注意。
这时其中一名兵士看着这个方向,喊了一声:「辰时二刻州试点检,各县学子依着座图列队候考!不要聚众喧哗!」
长治县县学的两位直讲,只好亲自拦下了自己的学生,又领着一群人避开到了稍远之处。
谷明坤也不再做什么表面寒暄,瞪了刘和桂一眼,气愤的甩甩衣袖走了。
刘和桂气性还没散去,李直讲也不欲在几人这么重要的时刻惹事,只好上前要好生劝说一番,以免影响了稍后的州试。
王景禹抬手拍了拍他肩,喊他:「和桂兄。」
刘和桂回望过来,瞧了王景禹一会儿,这才吐出了一口闷气。
须臾,两人想到方才那些人精心打扮的样子,相视笑了起来。
辰时三刻,王景禹五人在贡院门口点检完毕,由州府厢均军监兵士带领着,在贡院之中坐于自己的位置上。
这州府的贡院规制简单,空间不大,每一个考生之间,只有不足一人高的灰砖墙相隔,两排座位相对而设。也不需要考生连续三日食宿于考场之中,当日考毕纳卷即离开贡院,第二日再根据重新排布的座位图,到新的座位应考。
不多时,军监依次按班排展示州试试题。
军监行动的速度不快,但也算不得慢,有的学子想要把考题抄录下来,奈何才抄了一半,已然看不清题板了。
无奈摇头,只能等到第二次展示之时,再行记录。
王景禹在军监经过时,从头到尾依次看了一遍,便记下了题目。
第一日考的是省题诗两首,以及贴经三十条,墨义二十条。贴经墨义所考的内容,相比当初段岭于县试当中所考,范围广但量小,对于记忆力超强的王景禹,仍然是没什么
难度的。
省题诗两首则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