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蛋不知王景禹与秋娘的联系,但见有人来送,不用想便知定是来送他大哥的!
谁叫他大哥,是全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呢!
「大哥你自去,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你交际你的,咱们不急的啊!」
王景禹下了车,到得长亭下,秋娘只扔了个包袱过来:「银子你自是不缺的,别的你向来主意多,我替你包了些细软,到那应该能使得上。」
王景禹接了包袱,也不同她客气,道:「谢大掌柜的了!」
秋娘淡淡瞥他一眼:「行啦,我就是来给你送东西。不耽搁你日程,这便走吧,打马奔前程。」
王景禹拱了手作别:「好,也祝大掌柜的生意兴隆!」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十一月初六日,至和九年的新雪迎风而至。
王景禹冬日间于卯时二刻起床,就着冬日的初雪洗漱完毕,便携了书袋离了生徒斋舍去用早饭,依着他平日里的习惯,在辰时之前赶至学斋讲堂,开始一日的功课。
膳堂门口,王景禹抖了抖身上撒盐般的蓬蓬雪沫。
放饭的师傅见了他,带着笑招呼,手脚麻利的先盛了半碗白烟蒸腾的热汤给他。
「安人你倒是不畏天寒,日日都这个时辰!今个天儿忒冷,特煮了萝卜姜汤,先少用些暖暖!」
今岁九月间,王景禹现在身份的年龄满十五。虽说在这个时代,男子二十方成丁,亦称弱冠,一般礼俗多是二十行了冠礼方正式起字,不过民间也有不少规矩不那么严格,十五岁就用字的。
王景禹于八月告了半月假,回到临南县时,请李长发和孟教谕起字。
在李长发的再三恭让之下,孟教谕为王景禹起字安人,仍取的是当初王景禹所说「所图在安人」之意。
王景禹拜领。
「谢李伯!」
王景禹接过汤,先双手捧着暖一暖快冻僵的手指,这才吹着热气略饮了几口。
他看了看今日的早饭,非时非节,便依旧是粟米粥,另有莴苣拌菜,辣萝卜两样菜,另有麦面蒸饼。
样式简单,亦无荤腥,但摆放的干净整齐。
显然膳堂对学子们的饭食在态度上是重视的。
虽说在这里,十五岁就是已经可以成婚娶亲的年纪。
可王景禹按照自己现代的观念,不过是个高中生,身体且还得继续发育,饭量也的确大的多。
他打了粥,取了菜和两个蒸饼到座位处坐下。
书院这里的饭食足以吃饱,却满足不了他以现代人眼光的营养要求。可既然全院学子乃至主讲教授们皆是如此饮食,他也不好给自己开小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