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固然击碎了大汉王朝的根基,但接下来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依然与老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能叫得上姓名的风云人物,大部分都出自于地方豪强这个群体。】
【所以,在曹丕算汉之后,便颁布了一项名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这个制度与察举制的区别就是,剥夺了之前州郡长官的人事权,然后在每个州郡,都设立一个中正官,之后再由中正官负责对地方官员的选拔。】
【但说到底,“中正官”这一角色,也是出自于豪强士族势力。】
【这就加速了豪强士族的发展。】
东汉末年位面。
曹操看着高空巨幕,冷哼一声。
他为了削弱士族的影响力,特意发布了《求贤令》,推出“唯才是举”的政策。
而曹丕日后推出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与他的“唯才是举”背道而驰,这让他心中颇为不满。
“愚蠢至极!”曹操在心中骂了曹丕一句。
一旦豪强士族飞速壮大,必将会威胁到皇权统治,这对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隐患。
【有中正官职位的豪强家族,逐渐由地方走向权力中心,而没有中正官职位的豪强家族,则要被其他的豪强分食殆尽。】
【曹丕不是想要消灭这些地方豪强,而是想尽可能地,集中这一群体。】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等,盘踞在各地的豪强家族,都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华丽转身,蜕变成为能够上通朝廷,下达地方的门阀士族。】
弹幕评论飞出:
“原来如此,终于懂了,原来门阀士族,就是地方豪强的进阶版。”
“豪强对应地方恶霸,本朝官不过县。士族对应中央恶霸,渗透入朝廷权力中心。大致可以这么区分。”
“其实内里一样,就是马甲不同而已,如果地方豪强、门阀士族、士绅地主,这些名词容易混淆,就简单点统称他们为,食利阶层就行了。”
看着高空巨幕中的众多弹幕内容,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微微颌首。
后世之人这些解释,倒是清楚明了。
【这些门阀士族的壮大,固然能够加强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
【但曹丕没想到的是,如果门阀士族再进一步,那就只能夺取天下,让江山易主。】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此后,尽管中原大地频繁大乱,一百多年出现了九个国家,但门阀的权力却完全不受影响。】
【因为不管哪方势力拿到掌控权,在短时间之内都必须通过与门阀合作,才能快速完成对一个地方的控制,才能收税,才能维持。】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看着高空巨幕,微微颌首。
东晋南北朝那一段历史,他在史书中有过详细的了解,自然也知道,门阀士族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
“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甚至当时的皇权,在强大的门阀士族面前,有时候还处于劣势。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门阀士族,可谓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