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作为当事人的李宝福却不这么认为。
门是陈家四妹开的,她牵着陈老大的女儿,笑着说:“宝福哥来了。”
李宝福笑着点点头,说:“四妹,我四姐夫在吗?”
陈四娘答道:“在。先进来吧。”
李宝福和齐山民道谢,见陈母不在,李宝福松了口气,毕竟每次来,她不会给自己太多好脸色。
陈璋听闻小舅子来,忙搀扶着挺大肚子的李多福出来。
李宝福朝两人介绍了齐山民,陈璋上下打量齐山民一番后带着他去了正屋。
而李宝福则被李多福带进屋里说话。
李多福切了半块西瓜,一小筐葡萄,问:“晚稻施肥没有?陈璋看天说过两天要下雨,你让庄生晚上注意点,别把田灌了。”
李宝福点头,两家隔得有点路,李宝福平日在家也要缫丝、理线、舂米,趁赵庄生不注意时还要去割鸡草、摘桑叶,也没多少空来找自家姐姐。
李多福说:“家里活怎么样?”
李宝福一五一十答了,李多福颔首把最甜的几口西瓜心塞进他嘴里,说:“你上次从老杨家出来又回去了一趟,什么事啊?”
李宝福愣了下含糊着只说是去借牛,彼时家里有牛的人家不多,只有陈家和村长家、杨家有,但离李家最近的就是陈家了。
对于这个答案,李多福信了不再问。
李宝福嘴里咬着西瓜问:“这事你怎么知道?屏哥他妈说的?”
李多福点头,随即又说:“那杨家平日就喜欢占点小恩小惠,我听说玉娘生孩子那天难产,是庄生兄弟拉她去的,是吗?”
李宝福如是回答,李多福低声问:“给了多少礼钱?这救人命的事虽说不要礼最好。但这一路上得跑小一个时辰,杨二那天又不在家,估计就找了庄生一人。可别连这个积德钱都舍不得给。”
李宝福不想多事,惹大肚子的李多福生气,忙说:“三十文。”
杨家洗三酒时,陈璋带李多福去泉安县城买东西去了,赶礼的是陈大娘和四娘,想必是一回来就跟李多福说了。
“三十文?能给这么多?”李多福疑惑道,“可我怎么前两日听村里人说杨二给庄生三十文,庄生脸色顿时就不好看,说什么嫌给得少。”
说谁都行,说整天卖力气不怎么收钱的赵庄生不行,李宝福皱眉道:“谁说的?庄生哥回家天都黑了,她还能瞧见脸色?两眼当灯笼使啊?”
李多福说:“还能是谁,肯定是杨二他妈呗。她孙女出生那么久了,没见她抱过几次,这会子还在这些钱上面吵。”说着她摸了摸自己肚子,“也不知我孩子生下来,陈璋他娘欢喜不?”
“肯定欢喜啊。”李宝福不容置疑,“你可是给他们陈家添了人,不高兴难不成还要丧个脸?”
但这话一出,李宝福想起陈家孙辈里,老大都是两个女儿,这陈家父母喜欢男孩儿,以前还带李多福去吃过生男孩儿的秘方,被王华发现闹了一场才罢休。
挑起旧事,李多福见机拉开话头,并说陈璋男女都喜欢,李宝福才安心。
姐弟俩说笑闲谈,没过多久,听见院里陈母回来的声音,李宝福也不好再坐,看日头不早,自己还要回去摘桑叶,起身离开。
李宝福走到院里,看陈母坐在院里砍芋头,陈四娘织布,他笑着打了个招呼。陈母看他双手空荡礼貌亲热的喊着宝囝留下吃个晚饭,李宝福忙说不用,陈母收起笑容没再说话。
姐弟俩才跨出门,从厨房搜完东西的陈璋就提着一袋米和一个大西瓜出来,气得陈母又在院里跳脚骂陈璋胳膊肘往外拐。
等在门口的齐山民听这骂声顿时吓了一跳,夫妻俩又是老规矩,一个喊不舒服一个忙扶媳妇儿进屋,独留门口的李宝福和齐山民。
齐山民捂着嘴笑,说:“宝弟,你姐夫这人真是有趣。”
李宝福拿着米和西瓜,讪讪一笑,继而问:“山民哥,你谈的怎么样?”
齐山民折扇呼啦一展,那扇面上题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李宝福只认得字,却不知意思,更不知出自何处,书没读多少,与黄天后土打交道便是他这辈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