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公开的比试一场,便算输了,那也曾经为此而用力过。
若是赢了呢?
赢了,他们就将获得许久不曾拥有的——公平!
人人畏葸不前,都指望旁人挺身而出来做救世主?那最后的结局就是,相互拖拽着在泥坑中越陷越深。
崔向明抹了把脸,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我参加!诗赋文章我也许不如江铭出色,但也自信可以拿得出手。平日里,对于算学也有钻研,若要一比,想必也不差于那州学学子!」
第81章
有了崔向明破局,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学子也站了起来,大声讲明自己对哪一经丶哪一文体最有心得,愿意一试。
寇主讲与杜学正看着群情振奋的学子们,终于放下了心。
他们和王景禹很清楚,并不是真的需要有这么多学子上场比试。
但是,他们需要这样的士气。
十二月十三日,筹备了半月有馀的州学与睢阳书院大论战,如期开办。
此前,关于州学和书院即将于这闹市之中的戏台上,文会论战的事,早已在全城传遍。
知州吴戴安不仅亲题一副「以文会友」的牌匾高悬于戏台之上,经过他不遗馀力的利用关系网四处宣扬此一文梓盛事,连京西北路的提举司和礼部,也听说了此事,各题了词来,共襄此太康州盛事,以振士气学风。
经此一事,吴戴安这一举,成了名扬京师和京西北路的兴学之举。
无论州学输赢,他都是断无所失的局面。
因此上,也对这一次的比试,更加的用心筹措,务必要将这一场比试顺顺利利的办好,成为一桩官场热事,文界美谈。
戏台后,雎阳书院学子的休息室内,江铭等这一次大概率需要上场的学子静静坐在一旁。
崔向明也是这一批的学子之一,他站起身,掀开了帘幕一角,朝外一看,登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他们进入后台到此时,不过才片刻功夫,如何就已集聚了如此乌泱泱一片的百姓!
可以想见的是,待会再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他冲着大家问:「不知今日第一个比的会试什么?」
江铭看他,一眼就看出他的紧张和心虚,应道:「此前寇先生和安人,已经就此事做过推演。这种公开的比试,总要由简入难,想必书和礼会首先放在第一日来。」
「哦哦。」崔向明心不在焉的点点头,再次回到座位坐下。
王景禹站起来,也掀了帘幕向外看。
只见这戏台前的布置,与平日里并无任何区别。
看来张山长,顺利的坚守住了他当初的这一点提议。既然是公开的比试,面向的就是全城百姓,台下也就不该为两学学子设置专门的看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