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玦蹬蹬蹬跑回家里,还带回来一个新消息。
说官府要组织修水利,现在正在招募民工,一天一百五十文外加一斗米!
这个消息无疑犹如一滴热水溅落滚油里。
噼啪作响。
蒋云花张了张口,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假的啊,你不是说诳话呢吧?”
谭玦再三保证,“这可是官府贴的文书,我怎么敢弄虚作假!”
李翠红带着一点疑惑,“玦儿,你是不是看错了字啊?”
谭玦啧了一声,不满道。
“舅妈,我好歹也是上过几年村学的,多少识得几个字,总不可能把十五文看成一百五十文吧。”
谭瑛老早被叫起来,困得哈欠连天地给余斐斐编着头发,闻言立刻精神一振,连忙见缝插针问道。
“就写了修水利吗,有没有说具体做的内容,离臣县远不远啊?干活危不危险啊?去多长时间?”
谭玦摇摇头,说,“我不知道啊,好像在十几里开外的绥河那边儿,现在已经有好些个人正在登记呢。”
李翠红连忙支使着谭玦出去,“既然这样,赶紧让你舅他们回来,咱们也登记上,搬沙袋挣得哪有这个多啊!”
越想越激动,她看向谭瑛,问,“这样一天能拿到多少钱啊。”
谭瑛如实汇报,“三百文并两斗米。”
一家人都激动了起来。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那是加在一起一天三百文钱呢。
可以算得上是他们一家进了城以后,能接触到的日薪最高的活计了。
李翠红在屋内来回踱着步子,时不时搓搓手,面容难掩兴奋。
“不然把峥儿也喊回来一并去得了,这样他们爷几个还有伴,到手就是三斗米了。”
谭瑛及时把飘到半空中的她拽住,又叫住要跑出去喊人的谭玦。
“舅妈,这个就算了,峥峥在茶肆当活计,活儿清闲,又还算稳定,他还能见见世面,不比这个差的。”
“还有一件事。”她补充道。
“如果舅舅和阿爹去做工,一个是,这几天最好都不要去扛货了,好好歇歇身体,最好在吃些好的补一补,二件是,得准备好几天的干粮让他们带上,后面若是时间长,不够吃了,还得有人定期给送新的干粮去。”
蒋云花也激动的站起来,“瑛瑛说的对,我这就去买菜,然后再买一只土鸡回来。”
“哎,阿娘,你先别急。”
谭瑛拦完一个又连忙去拦另一个。
“咱家现在就一百多文的余钱,哪供得起这么花啊,一会儿我出去看看吧,而且舅舅他们俩这几天虽说是要养养身体,但也不能全然不干活,不然家里生计可就供不上了。”
“依我看呢,这两天不如让他们跟着谭玦去做跑腿儿的活,帮饭馆酒楼送个饭食什么的,谭玦知道些门路。”
她又朝谭玦说,“你现在去找舅舅他们回来,然后去茶肆知会蒋峥一声儿,告诉他这个事,不能咱们商量齐全了他在外头打工还不知道,之后你再去布告那里好好看看清楚招募条件,打听一下工钱是怎么个结法儿。”
谭瑛数年惨痛的打工人教训让她对这些信息都异常敏感,熟练冷静中隐隐透出一股心酸的味道。
而与此同时,在这个小插曲之下。
她终于想好了下一步赚钱的路子。